在生产中受到损伤的电解电容器的介质氧化膜加以修复,使恢复其固有的---电性能的过程,称为老练。在老练过程施加老练电压即是在氧化膜的表面施加—电场,破环水合氧化膜,(水合氧化膜易被破坏,其结构不如介质氧化膜致密,ilc可以从水合氧化膜通过,而不能从介质氧化膜通过。)使其恢复介质氧化膜的性能,同时在电场的作用下,工作电解液不---氧原子,使生产过程中遭破环的氧化膜得以修补。老练工艺的真正目的是:(1)恢复固有的电性能,使电容器具备使用条件;(2)剔除不合格的产品。此外,氧化膜形成时的电流密度也比电容老练时的电流密度大得多。由此可见,老练不同于形成,老练是在较低的电压和较小的电流情况下进行的,一般是在非水溶液中进行的,对氧化膜仅仅是缓慢的修补过程,而形成则是在高压、大电流状态下进行的,形成液是水溶液。老练过程的实质是:将浸渍过电解液的电容器芯子经封装后的半成品进一步动态(加直流电压)熟化的过程,通过加压使电容器恢复其固有的电性能,使电容器具备在动态电子线路中使用的条件。因此,电容器的电能数在老练前后必然有变化。








电容器充放电的特点及规律是怎样的?根据上面所得到的电容器的充放电时uc、ic的数据和曲线,可以归纳出几点很有实用价值的规律。上海衡丽电容器的充放电是需要时间的。这是由于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,实质是电容器上电荷的积累和消散的过程,由于电荷量的变化是需要时间的,所以充放电也是需要时间的。在充电的开始阶段,充电电流较大,u上升较快,随着的增长,充电电流逐渐减小,且u的上升速度变缓,而向着电源电压e趋近。从理论上来说,要使电容器完全充满,完成充电的全过程是需要---长的时间的。但从中可以看到,在t=15s时,u=9.5v,已达到e的95%;在t=25s时,u=9.93v,实际上已经可以认为电容器基本上充满,充电过程已基本上结束。同样,在放电的开始阶段,电压uc及电流ic的变化也是较快的,而后期变的缓慢。在t=15s时,u=0.5v,仅为e的5%;在t=25s时,u=0.07v,此时可以认为电容器的电荷基本放光,完成了放电过程。总之,在分析实际问题时,可以认为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所需的时间是有限的。这就是说,对于上述实验电路,电容器自充、放电开始后15s~25s,从工程的观点看就完全可以认为充、放电已经结束。在电容器---开始充电或---开始放电的瞬间,电容器的端电压及贮存的电荷q都将保持着充、放电开始之前的数值。例如,充电前电容器的电压u=0v,则开始充电的瞬间uc仍保持为0v;而放电前如果电容器的u=e,则放电开始瞬间仍保持为e。即电容器的端电压u在充、放电开始的瞬间是不能突变的,电容器的这一特点非常重要,必须牢记。
无论电容器在电子技术哪个领域中使用,都希望所用元件满足性能要求,不会轻易受损,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。在电路设计时,应对电解电容器的性能有更深入的了解,做到心中有数,不要使电容器一直处于工作顶峰状态。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。
l降低所处环境温度
降低所处环境温度,使电容器不在上限类别温度下工作,另外还要考虑电容器本身---影响,这一点对液体电解质类型产品尤为重要。如果产生高温,会使漏电流剧增,气体增多,使外壳处于内压急增状态;另外高温能使电解液加速干涸,相对缩短产品寿命。因此对长寿命要求的产品来说,工作温度应控制在50℃以下,这样相应的寿命约可提高1~2个数量级。例如在45℃以可工作20年的计算机电容器,在85℃下则只能工作1~2年。如需要应用在上限类别温度(85℃),则电容器芯子中心温度应不超过95℃,而且还得视所选择工作电解液的性质而定。这种高温影响对固体钽电容器来说,不如铝电解电容器那么---,但肯定也是有害的。
l降低额定电压的使用上限
降低额定电压的使用上限,也就是降低介质氧化膜的工作场强,对铝电容器将适用。降负荷一半后,电容器的寿命能提高2个数量级之多。
实际上铝氧化膜如出现损伤和被腐蚀,修补氧化膜拜出只能在的工作电压下进行,局部难于恢复到原始形成电压值下的氧化膜厚度,所以过分降低工作电压,对铝电解电容器也并不是的措施。

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本文链接:https://tztz112403.zhaoshang100.com/zhaoshang/210130226.html
关键词: